当前位置:主页 > 耀世娱乐资讯 >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理论
时间:2024-01-08 16:43 点击次数:150

  、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

  “新质生产力”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世界科技进步的前沿,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任务提出的全新重要概念。这一命题及相关论述的提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开辟了中国经济加速行进的潜力赛道,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赢得发展主动权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和持久的实践动能。

  习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关于生产力的认识实现了又一次飞跃,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分别对生产力、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马克思把发达的生产力写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上,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就是社会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中国坚持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实践。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同志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主要任务,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同志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并提出“生产力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要理论,再到习总书记以“新质生产力”回应新时代科技革命大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都体现了我们党在“一般原理”实际运用中的守正创新。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始终是科学的、管用的、有效的,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始终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发展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就劳动者而言,与新质生产力匹配的不是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而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智力工人;就劳动资料而言,与新质生产力匹配的不是普通机器设备和电子计算机,而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等高端精密仪器和智能设备;就劳动对象而言,与新质生产力匹配的不仅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机器设备等,还包括数据等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非物质形态。总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这一理论的提出,反映了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的新时代生产力现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具体体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历史性交汇。深刻把握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我们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在巩固复苏基础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掌握战略主动与历史主动。

  坚持创新驱动这一发展引擎。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启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总开关。纵观人类发展史,生产力的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技术的突破性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密度远超传统生产力,代表着一种能级的跃迁。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设备、绿色环保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交叉融合态势不断增强,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对生产力能级的赋能作用不断彰显。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才能推动技术迭代,汇聚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空天技术等科技元素并释放出巨大产能;才能促进产业更新,强化高素质劳动者、高品质生产资料的结合,催生新产品、新业态乃至新的产业链条;才能促进生产关系变革,优化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配的新质生产关系。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紧紧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努力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瞄准高质量发展这一战略航标。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马克思指出,“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发展为鲜明特征,它一方面意味着科技供给的高质量,即以科技创新引领生产力变革,在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前沿科技探索、关键核心科技、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获取、高水平科技人才培育等方面不断占领制高点;一方面意味着科技成果转化的高质量,即将先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现实问题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和操作范式。另外,高质量发展还涵盖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以及共享发展等多个维度,也需要以新质生产力作为稳固支撑。面对传统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的现实处境,只有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真正推动生产的“内涵式扩大”,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用好改革开放这一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全球目前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成果、技术突破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只有坚持谋划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切实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使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得到充分释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动力。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统筹规划,又要把握重点、有序推进。找准实现生产力由量到质转型、由重规模扩张到重内涵建设的关键抓手,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世界百年变局中赢得主动与先机的重要前提。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加快人力资本跃升。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劳动力是首要的能动要素,是组织生产过程的主体力量。习总书记指出,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度挖掘“人”这个“第一资源”,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有效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实施、科技、人才三大战略,有效提高人才对于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匹配度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贡献度。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构建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要用心营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氛围,培养造就从战略科学家到卓越工程师、从科技领军人到大国工匠的人才链,以人才链激活创新链,以创新链撬动产业链,着力使“最大创新资源”发挥最大创新效能,形成支撑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动力。

  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向来是技术创新的主场。习总书记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以科技与产业的创新融合为基础,内在包含着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多元要素,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内在相通、同道并驱。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促进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脑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鼓励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具备强大创新能力和高端引领能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完善政府与市场关系,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新质生产力对于创新的内在要求,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在高技术领域构筑“小院高墙”、拉起“科技铁幕”,中国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必须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有效解决重大“卡脖子”技术和产品问题。要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攻关,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促进科技创新的多产业应用、多场景赋能,发挥促进生产力提升的乘数效应乃至指数效应。要结合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激励、集中攻关与分散试错、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之间的辩证关系,既以市场力量促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与国际创新链、产业链、数字链、生态链的对接,又以政府力量引导创新资源特别是无法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资源向关键技术领域集聚,着力打造政府与市场协同创新格局。要深化科技创新对外对话机制,加强与主要发达国家、重要国际组织在研发合作、技术标准、等领域的深度沟通和交流合作,持续推进科技领域的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要充分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作用,进一步优化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营造激励科技和产业融合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广东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Copyright © 2028 耀世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