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耀世娱乐资讯 >
“从0到1”科创徽州扬帆起航
时间:2023-11-30 11:58 点击次数:173

  初冬时节,行走在徽州区这片热土上,时刻可以感受到发展的脉动、奋进的力量。

  回望来路,创新始终是贯穿徽州区发展的主旋律。从0到1,从一片荒芜到崛起80余家智能制造企业集群,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市领先,创新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跨越,都在铸造一个科技强区梦。

  近年来,徽州区锚定创新集聚、产业多元的高能级新城区发展定位,抢占“智”高点、蓄能“科创+”,2022年全区智能制造产业产值突破29亿元,今年1—9月份,智能制造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3.82亿元,同比增长21.86%,占园区规上工业产值21.19%,逐步成为引领徽州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引擎。

  皖南山区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土地资源受限,工业用地寸土寸金。为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徽州区全面推进园区提质增效,依法分类处置低效用地,创新建设模式。

  2021年,入驻徽州经济开发区已14年的黄山通源服装有限公司,因市场竞争、市场环境变化,从年税收400万元没落为以租赁厂房求存度日,逐渐变为低效企业。

  徽州区通过开投公司以4800万元收购黄山通源服装有限公司厂区,腾出工业用地100余亩,打造“浙大网新·徽州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并采取“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的方式,高标准建设1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用于招引新项目入驻。截至10月底,已吸引14家企业签约入驻产业园,真正实现了“老树壮枝丫,新树深扎根”。

  向存量土地要空间,向有限土地要效益。徽州区将“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在全市率先出台《工业企业低效利用土地处置实施意见》,并结合实际先后两次修订完善。针对“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的工业企业,开展低效企业腾退,差别化配置土地要素。“腾退+招商”同步推进,综合运用政府收储或收购、技改提升、法院拍卖、股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整体转让等6种路径和市场、行政、法律、金融等4种手段,精准施策,加快低效企业处置步伐,打造亩均产出高地。

  2020年以来,共完成低效企业用地处置61户,盘活低效用地面积1767.89亩。2022年度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营收分别达23.26万元、416.37万元,均位列黄山市第一。

  与此同时,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产业园对标准化厂房实行“标准化”和“定制化”服务,让企业“拎包入驻”,基本实现“装机即能生产”,既节约集约了用地,又促进了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开园以来,智能生产厂房、科技转化中心、配套附属用房、物流装卸场地、5G智慧管理设施正加快建设,城东一期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城东智能制造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仍在强势推进,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标准化厂房成为产业承载、招商引资、科技引领、企业培育、产业链聚集的重要载体,必将推动形成智能制造企业集群发展良好态势。

  徽州区坚持让“专业人干专业事”理念,借助长三角优质科创企业的发展理念、运营机制,经多次对接、深入洽谈、优中选优,最终锁定国内领先的高科技服务集团浙大网新作为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项目建设“合伙人”。

  10月24日,记者走进浙大网新·徽州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一片崭新的现代化楼宇群已经崛起,干净整洁的环境、大气明亮的厂房让人眼前一亮。在园区一侧的厂房内,刚刚签约的一家互联网工业企业正带着装修人员上门勘测。

  “自开园以来,我们已经累计接待了1400余人次参观考察园区,截至目前,已有14家企业签约入驻。”黄山网新睿创园区运营服务公司执行总经理陈康介绍,为确保园区能够“无缝适配”后期招商运营需求,他们秉持招商运营一体化原则,在全市首创“政府+园区+运营方”三位一体运营新模式,创新采取“EPC+O”模式一体化推进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运营,通过运营前置,超前研判招商运营需求,反向指导项目设计、联动施工,构建全过程参与机制,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充满活力的科创“试验田”“高产田”。

  通过专业管家打造“高端物业”,以首席架构师的理念,围绕政策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技术链,构建从企业初创、孵化加速到投融资对接、市场拓展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为精准掌握企业运营情况,植入“5G+工业互联网”智慧管理系统,对入驻企业实时监测、即时呈现、随时服务;为满足企业技术改造需求,为入驻企业提供数字化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引导入驻企业“上云”,助力打造智能工厂、绿色工厂。

  依托浙江大学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发挥浙大系科技企业资源优势,以产业园为共建平台,精准对接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头部企业,跟进在杭州设立的徽州科创中心等“人才飞地”,推动产学研合作成果在产业园落地转化,提升产业园科创品质。

  近年来,徽州区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发展方向,聚焦“科创”和“智能”两个关键,围绕现有企业抓提升,围绕未来需求抓招商,立足企业成长加速器定位,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互促、互融,培育隐形冠军企业,推动形成交互共生产业生态圈。

  大型机床轰鸣,精密仪器运转,创新活力迸发,老牌企业焕发新生机。这两年,扎根徽州区十多年的黄山沿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瞄准汽车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先后投资1.5亿元进行产能扩建和产品结构延伸。眼下,企业5条现代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一个个机械手臂替代人工不间断高速作业,不仅缩减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品质也更加稳定。“通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我们企业产品由原来单一的汽车座椅转骨架拓展到汽车踏板、天窗导轨、变速箱引线框架等新能源汽车组件以及精密注塑等多元化产品,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公司生产负责人吴建华介绍说,今年1—9月,公司产值19823万元,同比增长353.5%,企业发展活力愈发凸显。

  比数据上扬更值得欣喜的,是数据中浓缩的发展之变。坚定不移实施精准招商,徽州区迈出了坚实步伐:坚持顶格推进,发改、园区、科技等部门联合发力,把投促中心迁入产业园联合办公,零距离联动开展招商服务,打出招商“组合拳”。工作中突出选商选资,重点将发明专利数、研发能力、核心技术团队实力、未来发展前景等纳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评估企业产品科技含量,确保入园企业符合高端化定位。通过意向入园项目逐级筛查机制,先后筛查项目45个,其中否决入园项目27个,首批10家入园企业中4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有专利数累计达85项,3年内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

  科技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首批入驻科创园的企业均拥有专业研发团队:久石科技由国内一批顶尖材料专家及麻省理工等海归人才发起设立,拥有博士3名、硕士1名、副高级以上工程师2名,研发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民用、军用领域;建帆电子科技主营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拥有1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据统计,徽州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56家、专精特新国家“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省首台套11个,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5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8.65件,位居全市第一。

  在开拓奋进的漫漫征途中,徽州区科创产业园建设发展正开足马力,朝着新的目标乘风破浪、扬帆前行。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Copyright © 2028 耀世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